與愛犬相同位置患10cm腫瘤 截肢忍痛帶狗散步「不會放棄對方」 身患惡疾的主人,遇上體弱多病的狗。命運有時候總愛作弄人,偏偏讓主人與狗在同一個器官患上腫瘤。但這看起來是悲劇的角色設定,這一人一狗偏要來個「負負得正」。疾病不一定消磨意志,同病不需要相憐,只需要緊緊相依。 今年四十三歲的翟文鳳(Janice) 天生患有血管腫瘤,腫瘤遍佈身體內,影響她的脾、肝、腰椎、髗骶骨,亦有中度弱聽。自出生以來,她從沒試過像普通人般走路,成年後更因腫瘤惡化,要將右大腿以下切除,只能靠義肢或輪椅代步。縱使傷殘,但Janice從來沒有嫌棄這副身軀。她是香港首名刀片跑手,曾多次使用刀片義肢完成渣馬十公里賽事。她熱愛游水,喜歡攀石,亦是香港截肢者協會的主席,經常帶着爽朗的笑聲到學校,分享她的生命故事。除了這些耀眼的事迹,她還有一個重要的身份,就是一隻小邊境牧羊犬「羊羊」的媽媽。 Janice 與羊羊的故事始於十一年前,她經過旺角一間寵物店,店門當眼位置放滿了精靈可愛的狗狗,但她卻被店內最盡頭的狗籠內、瑟縮一角的羊羊吸引。「當時羊羊看起來很病、很可憐,店員很粗暴的把牠拿出來,又很粗暴的把牠塞回去。」羊羊當時只有三個月大,店員坦言羊羊有狗瘟,以一千元平讓,Janice不忍心羊羊在寵物店繼續受苦,就把牠買了回家。「很多朋友說我儍,怎會買一隻病狗回家,但偏偏就因為牠有病,所以才更想醫好牠,想好好照顧牠。可能因為我自己有病,更加明白到病者是需要關心、需要愛,這正正就是我為甚麼要養羊羊的原因。」 相伴十一載 羊羊成痛楚良藥 羊羊起初回家時,膽小怕人,有脫毛問題,身體非常虛弱。Janice沒吝嗇醫療費,又買了大量營養食品給牠,慢慢把牠養得健健康康,毛色越來越漂亮,個性也越來越精靈。相依相伴十一年,羊羊的日常起居大小事務都由Janice主理。雖然截肢令生活多有不便,但Janice堅持親自照顧羊羊。「牠好叻仔,早上會在我的床邊拍醒我,叫我弄早餐給牠吃。又懂得在固定位置上廁所,方便我清理。其他如剪毛、沖涼、梳毛,全部都是我自己幫牠。」每星期Janice都會套起義肢帶羊羊外出散步,羊羊也非常乖巧懂事,懂得站在主人完好的左腳旁,不會碰到義肢減少危險發生,「牠真的很厲害,只要我停牠就會停,我起步走牠才會跟着走,非常配合。」 Janice的病無藥可根治,病情反反覆覆,只能靠吃止痛藥減輕痛苦。病發的時候,羊羊並沒有加重她的負累,反而成為了她的心靈良藥。「每一次我身體不舒服的時候,牠都會過來向我撒嬌,好像能感受到我的痛,懂得關心我,就好像會走過來問我『你有沒有事一樣』。是牠令我可以紓緩痛楚,令我開心,牠是我最大的陪伴者。」 一生承諾 愛犬病重感同身受
命運總愛作弄人,上年羊羊的健康急轉直下,「牠突然嘔血屙血,嚇得我立刻帶牠去看醫生,才發現牠胃、脾臟及腸都生了腫瘤,醫生說再遲點就醫,腫瘤可能會爆,那就難以救回。」羊羊捱過一場大手術,切除了三個腫瘤,但近胃的惡性腫瘤隨時有機會復發。「牠的脾臟生了十厘米大的腫瘤,而我的脾臟亦有十五厘米大的腫瘤,其實很感同身受。慶幸羊羊很堅強,復原得很快,性格仍很活潑。」 捱過大手術的羊羊健康不及從前,需要更小心看護,日常飲食轉了鮮食,亦要常常按摩幫助血液循環。而近年Janice的身體亦同樣變差,腳部的血管腫瘤有復發迹象,穿起義肢走路比以往多了痛楚,但Janice仍然會帶羊羊外出散步,一起吹風看美景。「我們會互相加油,不知道是我會先走,還是牠會先走。始終我們的病情都可能會越來越差,但我們都不會放棄。」 養寵物是一生的承諾,說的是寵物的一生,亦是主人的一生。「醫生曾經說過我會活不到二十歲,因為我的病太嚴重,但很感恩,我已經賺多了二十三年了。即使我行得多麼辛苦,我跟羊羊都會很努力去開心生活下去,盡量享受我們在一起的時光。」 記者:李珮禎 攝影:張志孟、 伍永健 如果失去了一條腿,還如何做運動?近日有團體組成截肢者龍舟隊,準備參加下星期的國際龍舟邀請賽。截肢者中,有截去小腿的、也有截去整個髖關節的。如何登船扒舟,方法各異:有人先把整條義肢脫下來才上船,有人卻執意跟義肢同行。儘管各有睇法,但「同舟」後,大家也是「共濟」:盡力向終點衝。 攝影:歐嘉樂 龍舟雖用手扒,卻是全身運動:健兒在龍舟上手握槳杆,整個上身向前一彎,手連槳杆順勢提高,入水用力一拉,左腳則使勁撐著座位前方的踏板區以平衡上半身。重覆以上動作,才能為龍舟提供動力。 翟文鳳是香港截肢者協會的主席,也是是次截肢者龍舟隊的主辦單位。他們參加了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的國際展能錦標賽組別,大會要求健全人士的划手人數與殘疾人士需各佔一半,於是協會找來義工及截肢者組成龍舟隊,上月開始練習。 「下水前,我會先脫掉義肢。」 文鳳出生時,全身佈滿血管腫瘤,一擦損便容易血流不止,醫生說那是基因突變。直至28歲時,她才截去右腳大腿,自此跟義肢為伴。但這回扒龍舟,她卻不打算跟義肢一起登船。「下水前,我會先脫掉義肢。」她說,穿上義肢難以在龍舟上伸展自如,加上海水中有鹽份,為了避免受海水中鹽份侵蝕義肢導致損毀,所以她選擇脫下。文鳳拍拍「它」,然後佻皮地笑道:「不想幾萬元就這樣掉到鹹水海。」 採訪當日龍舟隊練習,義工與截肢者聚在一起,為比賽作準備。其他義工做伸展動作熱身,文鳳則坐在一旁拉筋。文鳳和其他截肢者都在登船前脫下義肢。她走到碼頭邊,一隻腳踏在船上,由義工攙扶在船上坐下。她半個臀部坐下,座位上面墊了兩塊軟墊防滑。教練大喊口號,「1、2!」文鳳就單脚用力蹬伸,兩手則拼命往前划。有時動作太快,她整個人失了重心,便從座位上滑下來,但立馬挪挪身子再坐好,調整節奏,盡力趕上大隊步伐。 每次練習都要調節 「其實扒龍舟對我來說好難。」文鳳說。文鳳每次練習都不斷嘗試協調腰、手、背的動作。「正常要向前划,把槳提高,但教練叫我不要提高,反而用橫划的方式,打橫把槳掃向前,重心便不會偏移。」 義肢不是萬能 義肢是輔助生活的工具,但一眾截肢者都不約而同地說:「有時沒有義肢反而更方便。」聶銘小學時已發現患上第三期骨癌,醫生為他右邊的髖關節截肢,整隻右腿被切走。他也選擇脫下義肢扒舟,他說沒有義肢反而把重心放回身體,「雖然義肢對生活上有幫助,但對我們做某一類型的事情是有阻礙,這隻『腳』也不是萬能的。」聶銘說。 當大部分截肢者選擇脫去義肢為快,Paul卻例外。「穿着義肢是我最舒服的狀態。」Paul今年52歲,14歲有天他放學後如常坐火車回家,突然不慎從樓梯上跌下來,雙腳跌斷,整個人隨即昏迷過去,醒來時已經躺在醫院病榻上。他用盡力氣坐起來,俯前一看,驚覺兩條小腿被截去了。 義肢是最後尊嚴 他慢慢才接受自己截肢的事實。今天他兩腳均裝上義肢,走起路來比單腳截肢者困難。Paul堅持不坐輪椅,要靠雙腿走路,因為義肢是他最後的尊嚴,「我不坐輪椅,坐了一定無法再次站起來,坐了我一定被人抱到龍舟上,我不接受這情況發生,所以一定要義肢下水。」他流露出堅定的眼神:「我想做回一個有尊嚴的人,截肢不代表廢人,我明明可以站起來, 為何要坐在輪椅上?如果有能力做,就應該要去做。」他還不時爬山、游泳,幾乎把所有運動都挑戰一遍。 距離比賽還有幾天,如何扒龍舟最好,他們說沒有標準答案,也不求獎項。只是在船上、在地上,他們都不斷摸索,用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做人。如義肢會磨損皮膚便脫下,如須有義肢才能活動便裝上。他們都不諱言說自己是截肢者,憑着毅力向前衝,那是他們活出自己的最佳方法。
|
類別
全部
網誌封存
八月 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