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認為,截肢後的復康都是在復康醫院進行,基於人手、資源緊拙,只能提供基本義肢及訓練。香港截肢者協會委員、物理治療師黃國昌表示,截肢者回家後仍會遇上各種困難,如活動力變差、不懂得用義肢、情緒困擾等問題持續發生,不是出了院便完結。 香港截肢者協會希望為同路人支援及分享、教導截肢者學行、基本訓練、由義肢矯形師助調校義肢等,早前已在石圍角會址設立步態中心,惟仍欠裝修及營運經費,有意捐助者可致電香港截肢者協會9820 2620查詢。 訪問詳情 #香港截肢者協會 #AMPUTEE #HKET #香港經濟日報 截肢弱聽滿身腫瘤 翟文鳳無懼人生苦難天生弱聽,後要截肢,再復全身長滿嚴重血管腫瘤,脾、肝、腰骨、顱骶骨……沒完沒了。
先天不足,看似輸在起跑綫,但翟文鳳如浴火鳳凰,未向命運試煉低頭。戴上義肢的她,上天下海,比很多人也跑得快。 天生弱聽工作才發現 翟文鳳一出世已有弱聽,但直至出來做文職工作才發現。「工作上常產生誤會,開會時記錯會議紀錄,或者老闆交帶的工作,我完全沒當一回事。同事覺得我做事沒責任感、甩漏多,我開始懷疑自己聆聽、與人溝通都有問題。」小時候她有嚴重血管瘤,加上愛收埋自己,不主動與人溝通、聊天,所以並不為意聽力異常。 老闆百思不得其解,每一個人都聽到,唯獨她會寫錯,反問文鳳是否有聽力問題。於是她到了醫院做測試,正常人聽力能聽到20分貝以下,她接收到的聲音是60至70分貝,屬於中度弱聽,終於把疑團解開。 醫生斷言活不過20歲 自出娘胎,文鳳因患有血管腫瘤,在體內不斷擴散,膝頭以下全都是皮膚包着腫瘤,照出來無健全的肌肉。雖是良性腫瘤但病情嚴重無得醫,曾被醫生斷言活不過20歲。 腫瘤影響她步行。「我以前家境差,媽媽揹着我到垃圾站,等待菜販把爛菜扔掉,她便盡量揀些未爛的執回家煮,可說是食垃圾長大。」愁對三餐張羅,也付不出買輪椅及手叉給文鳳助行。她上學外出,一是兄姊揹一是在地上爬,到小學六年級她才用手叉助行。 她孩提時,醫生已建議要截肢至髖關節位置,爸爸很擔心手術風險大不同意,直至文鳳28歲才進行。「做手術原因是在商場滑倒,膊頭骹位移位,造成我之後8次甩骹,才決定做截肢手術。」這次手術截至髖關節那麼高,只需至大腿保留較長的殘肢(截肢剩餘的部分),戴上義肢步行也會較靈活。 「我不懂行!」 行路像與生俱來,對文鳳則不然,截肢後她完全不懂用義肢、不曉得雙腳怎能行得自如。「我問骨科醫生和義肢矯形師:行路是怎發力?哪些肌肉發力?我應該怎樣行……連串疑問,他們都答不到我,後來知道我從未曾正常行過路,才恍然明白。」 站都站不到,遑論舉步。文鳳終日以淚洗面,沮喪反問自己:為何要截肢?對我是好事嗎?在情緒陰霾的某天,她突然想起義肢矯形師一句話:是你帶義肢行,不是由義肢帶你行,分清主動與被動。腦海像叮了一聲茅塞頓開。「我再次戴上義肢,返醫院請教義肢矯形師,理解義肢的操作原理、鍛練操回肌肉,方有能力帶領義肢重新邁步。」 自此,文鳳努力練習,在公園由練站立至嘗試步行,後來支着兩支手叉慢行,花了一年多時間,終於可不用任何扶助行路。「朋友見我行得幾好,帶我去行山,甚至過往我從未想過的踏單車、游水和跑步,沒想到我都可以。」 文鳳是本港首名刀片王--於2010年第一位截肢者使用刀片跑步,可惜血管腫瘤令她的脾臟脹大了3倍(正常如成人拳頭大小),整個腹部隆起,一個月內入了十幾次醫院,無法下嚥,醫生說要切除整個脾臟,否則會引發腹膜炎,後果嚴重。直至切除脾臟後數年,身體恢復後再戴上刀片,一賞迎風而跑的滋味。 超額人生 2016年及2017年渣馬10K,2016年全城街馬等,她笑說跑的速度只是正常人行快一點而已。「滿足感的確很大,沒想到自己可跑步、行山、踏單車、玩飛傘。」上山下海,比一般人更有耐力和膽量。「每一樣都是挑戰,挑戰着自己的毅力、不放棄的心,這麼困難我都做到,日後的難題會變得微小。 有醫生指她過不了20歲,現已40多歲的她,已屬「超額完成」。那如計時炸彈的血管瘤雖滿布全身,有時洗頭抓損血管瘤會流血,腰骨和臚胝骨都有腫瘤蹤影,壓着神經綫令她痛楚。「目前無法根治,因為不是惡性腫瘤,電療、化療都無計可施,也無藥物阻止它生長,只能是腫瘤生到邊切到邊。」 生命多番考驗,文鳳卻未懼死亡。「每一個人都會面對,要珍惜活着的時間,壽命多久無尺可量,刻下我仍呼吸着,活得精采沒枉費生命更重要,活在當下,我做大量運動、做令自己開心的事。」2015年她與一群有心人成立了香港截肢者協會,希望透過探訪與分享,幫助更多同路人,繼續以生命影響生命。 撰文 : 周美好
0 評論
您的評論將在核准後發佈。
發表回覆。 |
類別
全部
網誌封存
八月 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