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截肢者協會 Hong Kong Amputees Association Limited
  • 主頁
  • 關於我們
    • 協會架構及委員簡介
    • 同路人分享
  • 協會活動
    • 活動博客
    • 講座分享
    • 體藝項目
  • 資訊中心
    • 義肢資訊
    • 截肢者肌力訓練
    • 截肢者包紮示範
  • 募捐資料
  • 聯絡我們

活動博客

鋼之鬥士 - 【端午節.逆流龍舟】脫義肢下水 截肢者與健全選手同舟共賽 | 香港01

6/6/2019

0 評論

 
【端午節.逆流龍舟】脫義肢下水 截肢者與健全選手同舟共賽 | 香港01
撰文:黃文軒
出版:2019-06-06
訪問原文
圖片
如果失去了一條腿,還如何做運動?近日有團體組成截肢者龍舟隊,準備參加下星期的國際龍舟邀請賽。截肢者中,有截去小腿的、也有截去整個髖關節的。如何登船扒舟,方法各異:有人先把整條義肢脫下來才上船,有人卻執意跟義肢同行。儘管各有睇法,但「同舟」後,大家也是「共濟」:盡力向終點衝。
攝影:歐嘉樂

龍舟雖用手扒,卻是全身運動:健兒在龍舟上手握槳杆,整個上身向前一彎,手連槳杆順勢提高,入水用力一拉,左腳則使勁撐著座位前方的踏板區以平衡上半身。重覆以上動作,才能為龍舟提供動力。

翟文鳳是香港截肢者協會的主席,也是是次截肢者龍舟隊的主辦單位。他們參加了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的國際展能錦標賽組別,大會要求健全人士的划手人數與殘疾人士需各佔一半,於是協會找來義工及截肢者組成龍舟隊,上月開始練習。
圖片
文鳳出生時全身佈滿血管腫瘤,一擦損便容易血流不止,醫生說那是基因突變,曾估計她活不過20歲。直至她28歲,醫學夠昌明時,她才截去右腳大腿。
「下水前,我會先脫掉義肢。」

文鳳出生時,全身佈滿血管腫瘤,一擦損便容易血流不止,醫生說那是基因突變。直至28歲時,她才截去右腳大腿,自此跟義肢為伴。但這回扒龍舟,她卻不打算跟義肢一起登船。「下水前,我會先脫掉義肢。」她說,穿上義肢難以在龍舟上伸展自如,加上海水中有鹽份,為了避免受海水中鹽份侵蝕義肢導致損毀,所以她選擇脫下。文鳳拍拍「它」,然後佻皮地笑道:「不想幾萬元就這樣掉到鹹水海。」
圖片
為了活動方便及保護義肢避免受海水中鹽份侵蝕導致損毀,文鳳選擇脫下義肢。
採訪當日龍舟隊練習,義工與截肢者聚在一起,為比賽作準備。其他義工做伸展動作熱身,文鳳則坐在一旁拉筋。文鳳和其他截肢者都在登船前脫下義肢。她走到碼頭邊,一隻腳踏在船上,由義工攙扶在船上坐下。她半個臀部坐下,座位上面墊了兩塊軟墊防滑。教練大喊口號,「1、2!」文鳳就單脚用力蹬伸,兩手則拼命往前划。有時動作太快,她整個人失了重心,便從座位上滑下來,但立馬挪挪身子再坐好,調整節奏,盡力趕上大隊步伐。
圖片
雖然義肢對我們生活上有幫助,但對我們做某一類型的事情是有阻礙,這隻『腳』也不是萬能的。
聶銘
圖片
每次練習都要調節

「其實扒龍舟對我來說好難。」文鳳說。文鳳每次練習都不斷嘗試協調腰、手、背的動作。「正常要向前划,把槳提高,但教練叫我不要提高,反而用橫划的方式,打橫把槳掃向前,重心便不會偏移。」

義肢不是萬能

義肢是輔助生活的工具,但一眾截肢者都不約而同地說:「有時沒有義肢反而更方便。」聶銘小學時已發現患上第三期骨癌,醫生為他右邊的髖關節截肢,整隻右腿被切走。他也選擇脫下義肢扒舟,他說沒有義肢反而把重心放回身體,「雖然義肢對生活上有幫助,但對我們做某一類型的事情是有阻礙,這隻『腳』也不是萬能的。」聶銘說。
當大部分截肢者選擇脫去義肢為快,Paul卻例外。「穿着義肢是我最舒服的狀態。」Paul今年52歲,14歲有天他放學後如常坐火車回家,突然不慎從樓梯上跌下來,雙腳跌斷,整個人隨即昏迷過去,醒來時已經躺在醫院病榻上。他用盡力氣坐起來,俯前一看,驚覺兩條小腿被截去了。
圖片
我不坐輪椅,坐了一定無法再站起來,坐了我一定被別人抱到龍舟上去,我不接受這情況發生,所以一定要義肢下水。
Paul
圖片
義肢是最後尊嚴

他慢慢才接受自己截肢的事實。今天他兩腳均裝上義肢,走起路來比單腳截肢者困難。Paul堅持不坐輪椅,要靠雙腿走路,因為義肢是他最後的尊嚴,「我不坐輪椅,坐了一定無法再次站起來,坐了我一定被人抱到龍舟上,我不接受這情況發生,所以一定要義肢下水。」他流露出堅定的眼神:「我想做回一個有尊嚴的人,截肢不代表廢人,我明明可以站起來, 為何要坐在輪椅上?如果有能力做,就應該要去做。」他還不時爬山、游泳,幾乎把所有運動都挑戰一遍。
圖片
今天Paul(左一)穿上長褲練習,褲管把義肢部位都遮掩起來,驟眼望去,他與健全人士無異。現在他於國際企業任職高層,負責亞太區業務。常說殘疾人士求職難,他仿佛是正面激勵教材。「見工時老闆沒問我,同事也不知道我是截肢者。」他悄悄跟記者說。
距離比賽還有幾天,如何扒龍舟最好,他們說沒有標準答案,也不求獎項。只是在船上、在地上,他們都不斷摸索,用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做人。如義肢會磨損皮膚便脫下,如須有義肢才能活動便裝上。他們都不諱言說自己是截肢者,憑着毅力向前衝,那是他們活出自己的最佳方法。
圖片
距離比賽還有幾天,如何爬龍舟最好,他們說沒有標準答案,只盡力做好自己。
0 評論

您的評論將在核准後發佈。


發表回覆。

    類別

    全部
    HKAAL
    傷健共融大使
    分享會
    協會資訊
    單車節
    單車練習
    媒體報導
    工作坊
    帆船
    強肺椅子操
    慈善活動
    抗疫行動
    捐贈
    探訪
    攀石
    樂與路
    步態改善班
    活動
    游泳
    潛水
    物理療療
    瑜珈
    發報會
    籌款活動
    肢義行難
    訪問
    重新起步 蜕變計劃
    重行人生
    鋼之鬥士
    鋼鐵是這樣煉成

    網誌封存

    八月 2022
    七月 2022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九月 2021
    七月 2021
    六月 2021
    五月 2021
    三月 2021
    十一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三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月 2017
    九月 2017
    七月 2017
    一月 2015

    RSS 訂閱

FOLLOW US
Copyright HKAAL All right reserved
Terms & Conditions
  • 主頁
  • 關於我們
    • 協會架構及委員簡介
    • 同路人分享
  • 協會活動
    • 活動博客
    • 講座分享
    • 體藝項目
  • 資訊中心
    • 義肢資訊
    • 截肢者肌力訓練
    • 截肢者包紮示範
  • 募捐資料
  • 聯絡我們